第(1/3)页 “武夷国果然是人才济济,闻香书院之中也都是年轻才俊,尤其莫珠公主一曲动人,朕在宫中都有所听闻,可见公主天资不凡。” 一上来,便是滔滔不绝的夸赞,可是这夸赞任谁听来都有些假。 普通人尚且都有虚荣心和不可丢弃的面子,何况当今圣上,大梁最尊贵的男人,向来无人敢拂了他的面子,这比试开始头一日,便同一个小小的武夷国打成了平手,他心中自然不快。 可是任哪个国家再小,也都是有自己的人才的。 其实不必太过在意输赢。 当然了,两国交锋,自然是在意谁更胜一筹的,虽然圣上表面上和烈阳将军十分和气,但是背后里,实际上谁都看不惯谁。 这次比试的结果,应当也是直接关系着两国未来的建交关系大梁虽然是大国,在这一次的建交之中也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,但是如果这次武夷国的闻香书院的学子们赢了他们太学的学子,这将使得未来大梁在同武夷国外交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抬不起头来。 泱泱大国,多少黎民百姓,人才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武夷国,传出去岂非天大的笑话。 陆离叹一口气,罢了,让他们自行争夺去吧,反正他们这些比试的学子也会尽力而为,为国争光。 圣上同烈阳将军闲扯了几句,擂台上比试的两个人便都写好了,两个人的书法皆在众人面前一一展示过。 李何宽的书法风格比较含蓄,能够体现出大梁的国土韵味便是内敛深沉流畅合一,而武夷国的这位风格就解散相反,将就的是笔法粗狂走势硬挺。 各有各的优点,然而看运笔流畅和下笔之神,李何宽还是略胜一筹的。 但是从意蕴流畅,还是闻香书院的学子更胜一筹。 听闻李何宽的父亲自小就对李何宽严格要求,每日必须写完三百张纸,且手腕之上挂上两袋粗盐吊着,他要在粗盐压着的情况下保持运笔流畅,下笔有神,数十年如一日,这才造就了他如今的能力。 料想闻香书院的这位学子定也没少吃苦。 圣上一瞧过两个人的字体,便微微皱了皱眉。 难分胜负。 “李何宽同门果然是下笔有神。” 闻香书院的学子对李何宽微微行了个礼,李何宽也回了个礼。 “同门客气了。” 第(1/3)页